作者:黃嘉生牧師
在現代的習慣用語裡,【教會】往往成為【教堂】的同等詞彙。其實教堂是教會聚會的場所,教堂是有形的建築,教會卻是一個無形的群體,從耶穌基督建立,藉著聖靈結合在一起。基督徒的信仰不能離開教會,因此使徒信經接下來的第九條講到這重要的題目:『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;我信聖徒相通』。
首先我們得了解【聖而公之教會】的意義。筆者孩童時期曾在舅舅當牧師的教會崇拜,那是個聖公會系統的教會,儀式和制度與天主教非常相似。他們聚會時每次都會朗誦使徒信經,讀到【聖而公之教會】時,我不禁會聯想到是否就是這【聖公會】呢?後來年齡較長,學習英文時讀到天主教的名稱就是Catholic Church(公教),那與這【聖而公之教會】(Holy catholic church) 是不是同一個呢?若是的話,我們所信的更正宗基督教是不是跟錯了呢?尤其【聖公會】的英文是Anglican Church(安立甘教會),並不是catholic church啊!尤其在中國地方教會系統中,對於【公教】的名稱一向有些排斥,但仍然遵行使徒信經,是否有矛盾呢?
其實【聖而公之教會】一詞是出自希臘原文ἁγίαν καθολικὴν ἐκκλησίαν (hagion katholiken ekklesian), 原本的意義是一些與世分別從普世被召喚出來的人。原意既不是安立甘的聖公會,也不是羅馬天主教的公會,因為這些有形的宗派,包括羅馬公教(天主教),東正教(Eastern Orthodox),英國國教(Anglican Church)等,都在使徒信經成立之後數百年到一千多年後才成立。【聖而公之教會】是指從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的第一批信徒開始,一直到今日所有耶穌基督門徒的總和。
有兩處聖經對於這普世無形的教會有很清楚的解釋:『 ……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。教會是祂的身體,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。』(弗 1:22b-23)和『他在萬有之先,萬有也靠他而立。他也是教會全體之首,他是元始,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,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。』(西 1:17-18)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,教會是祂的身體,顯然是指這超越時空的無形教會,是歷世歷代所有基督徒的總和。
此外聖經中也教導地方的教會:比如說哥林多前後書是寫給在『……哥林多 神的教會,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成聖,蒙召作聖徒的』(林前1:2);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是『寫信給帖撒羅尼迦在父 神和主耶穌基督裡的教會』(帖前1:1)。地方教會則是指在一個特定的地區裡的一批基督徒,時常一起聚會敬拜神,彼此相交,成為教會。因為教會的肢體必須有彼此的相交,所以這一條信經的下半段『我信聖徒相通』闡釋『教會』的功能。
新約中使徒約翰有很清楚的教導:『我們將所看見、所聽見的傳給你們,使你們與我們相交。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。』 (約一1:3)。這裡的『相交』就是使徒信經中的『相通』。以今天常用的話就是【團契】,原文作koinonia 。地方的教會中有敬拜, 團契, 教導, 聖禮, 和傳福音 – 這些都都是『聖徒相通』的功能。其中聖禮尤其是地方教會特定的功能。經由地方教會,初信主的人由牧者和聖徒們的帶領和教導,受水禮歸入聖父,聖子,聖靈的名下,成為肢體的一部分。教會經常遵守的聖餐禮,領受餅和杯象徵耶穌基督的聖體和寶血,持續地潔淨信徒。並且經由一個無酵餅的掰開,象徵基督一個身體為眾肢體而捨;信徒的領用更象徵了眾門徒在基督裡合一。